軋輥是軋鋼生產中的主要消耗備件之一,軋輥消耗約為軋鋼生產成本的5%-15%。如果考慮因軋輥消耗而帶來的生產停機、降產和設備維護增加等因素,則其所占生產成本的比重高。軋輥質量不但關系到軋鋼生產成本和軋機生產作業率,還影響軋材質量。隨著軋鋼工藝的發展,對軋輥質量是軋輥的耐磨性、強度及韌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進一步加強軋輥性能以適應軋機的需要,是軋輥研制者面臨的新課題。目前,我國軋輥的生產、研究與使用水平,與發達國家相比,仍有相當大的差距。為了達到軋鋼生產的實際需要,我國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外匯軋輥。如果我國的軋輥消耗能減少30%-40%,不但能節省大量外匯,而且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軋輥材料。 改變軋輥材質是加強軋輥性能的重要措施。軋輥材質的發展趨勢是使用合金元素且逐漸增加合金化程度。如熱軋帶鋼精軋前段由20世紀30年代的高鎳鉻冷硬鑄鐵軋輥發展到60年代的半鋼工作軋輥,70年代使用高鉻鑄鐵軋輥和高鉻鑄鋼軋輥,80年代末使用高速鋼軋輥。冷軋帶鋼工作輥材質由2%Cr鋼發展到3%Cr、5%Cr鋼,到了90年代使用半高速鋼,近來也開始使用高速鋼。棒線材和型材軋機軋輥材質也由普通冷硬鑄鐵、合金球墨鑄鐵、高鉻鑄鐵、鍛造合金工具鋼發展到硬質合金。 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apixes.com
|